珠三角6市试点TOD模式 城轨站建“城市综合体”
阅读次数: 更新时间:2012.03.27 09:12随着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延伸,珠三角的整个城市格局有望实现新一轮“转型升级”。
近日,省政府下发《关于第一批珠三角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规划的批复》,批准鼎湖站、三水站、珠海北站、银盏站、虎门商贸城站、新塘站6个轨道站场试点TOD开发模式。这意味着,“以公共交通为导向”的开发模式(以下简称“TOD模式”)推进城轨站场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,正式从规划进入实操阶段。
专家认为,珠三角引入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为其城际轨道建设筹措资金,更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,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,并大大加快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。
根据省政府的要求,6个站场相关市须在6个月内编制、修改相关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,并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审查。各开发主体也须抓紧确定具体实施方案,尽快启动建设工作。
南方日报记者 卢轶 钟啸 实习生 吴丹
确保“统一规划”
城轨、城市集约开发
此次获批的6个站点中,目前仅有珠海北站已经投入使用,其他5个均为“在建项目”。
为什么要“提前一步”介入开发?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省铁投”)表示,这是为了强调“统一规划”原则,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价值。
南方日报记者从独家获得的6大站点规划文本中发现,“土地使用的混合方式”的地位非常突出。所谓“土地使用的混合方式”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中,包含居住、商业、酒店、办公等多种用地类型,实现不同功能互相支持、互为价值链。文本显示,6个站点核心区范围内,各类混合用地的面积占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平均高达44.5%。
“这非常考验前期规划,更何况广东这次采用TOD模式的是一个大区域,不仅要考虑到城市发展,也要兼顾区域平衡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建一个大型体育中心不仅仅要满足一个城市的需要,同时也要辐射周边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集约。”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宋劲松表示。
专家认为,要实现集约开发,不仅需要省里面的统一协调,也需要省市之间的相互协商,进行综合开发。
这在开发主体中有了清晰的体现。今年1月印发的《关于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机制意见的通知》中明确提出,土地开发采取“一市一公司、一地一政策”的原则,由省市联合开发,或者由沿线市负责开发,具体由省市协商确定。
省住建厅方面明确表示:“本次规划没有强调红线,初衷就是尝试打破铁路建设、周边开发各自为政的传统,实现轨道建设、土地开发、乃至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开发。”对此,省铁投方面称:“其实,谁来开发并不是最重要的,只要能够实现省里的‘统一规划’,都可以进行协商。”
带来“活水”收益▶▶支持城轨建设运营
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TOD模式不仅将为广东正在推进的城轨建设提供了一股“活水”,更为其他主体进入城轨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入口。
“现在城轨建设推进十分稳健,一方面是保证建设资金的充足,同时也要看到,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,城轨线路的过早开通并不利于今后的运营。”有业内人士指出,从国际经验看,借力周边土地升值,进行综合开发,从而反哺基础建设的例子并不鲜见。
“在城轨建设前进行统一规划,然后集约开发,通过周边地块价值的上涨再来支持线路建设,这应该是将建设中的站点纳入首批规划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上述人士表示,通过这种模式,各地的收益可以用来补充建设资本金,而省铁投层面的收益可以用来形成一个“资金池”,支援其他线路的建设。
按照此前规划,在珠三角4.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将建成16条线路,总计1478公里。目前,该网络建成和在建里程仅400多公里。“国外的先进水平是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能够覆盖80%的地区,广东目前仅是20%,未来的路还有很长,建设需要资金,运营维护同样需要,要充分发挥现代公共交通的公共属性,就必须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。”宋劲松表示。
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认为,TOD模式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能希望短期内就立竿见影,“现在就谈社会资本如何介入还太早。”
不过,这个带有“广东探路”色彩的模式,令不少业内人士兴奋不已。
3月21日,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,讨论通过了《“十二五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》,在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问题上再次明确了多元投入的方向,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。
解决“城市病”
珠三角TOD总规将出台
TOD在国内或许是个新鲜事物,但在国际上,它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降低城市运营成本,促进低碳出行、绿色发展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已有卓越表现。
据介绍,早在1947年,哥本哈根就开始将新的土地开发集中在各交通走廊上,实现了轨道在城市交通中的支配地位,从而提高了生产服务效率,使其成为欧洲仅次于伦敦的吸引企业总部落脚城市;香港通过轨道开发推进新市镇建设,30年间先后兴建了容纳300多万人的9个新市镇,吸纳了差不多全部的新增人口,为寸土寸金的香港保留了青山绿水。
从上述成功例子看,环境和资源矛盾日益凸显的珠三角引入这一模式颇具针对性。宋劲松表示,珠三角以往粗放扩张、外延型的发展模式导致城乡发展密密麻麻、到处蔓延,“城市不像城市,农村不像农村”,而TOD模式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非常好的效果。
宋劲松说:“未来建设重点放在了交通设施周边,主要的战略性产业项目和城市功能也都在放在这里,从而节约了土地,提高了效率,帮助人们最方便地抵达;同时,这一模式能够减少区域内汽车的干扰,通过绿道等慢性系统的对接,有利于实现‘高效率、慢生活’的双重定位;而区域内居住、工作、消费、娱乐等各项功能的集中开发,也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”。
据了解,这一全新的思路源自2010年6月的广东省第四期省委常委集中学习讨论会。会上,省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大力推行TOD开发模式,创新城市空间组织方式,促进产业发展创新,打造一批“城市综合体”。
南方日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,珠海北站等6个站场启动TOD模式开发后,广东将总结其试点经验,在此基础上,力争今年内正式出台《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》。
■名词解释
TOD模式
TOD(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)是指“以公共交通为导向”的开发模式,把公共交通的一体化、特别是城际轨道交通的一体化,跟城乡规划布局、土地利用结合起来,从而优化城乡区域空间格局。以珠三角为例,引入TOD模式就是依托“三环八射”的区域快速公交走廊,在城轨站场等重要节点周边形成一批功能多样的“城市综合体”,从而实现集约、紧凑的土地开发应用,形成“精明增长”的“绿色城市”建设格局。
来源:南方日报
(责任编辑:admin)